欢迎来到行读 • 全域研学服务平台

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培训会在兰考县召开

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发展,5月14日,由兰考县教体局主办的兰考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暨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培训会在兰考县河南先锋朝阳学堂举行。 兰考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潘刚岭,兰考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王梓宇,开封市教育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杨青,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出席培训会。会议由兰考县教体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王晓辉主持。兰考县各学校的研学主管领导及研学实践工作负责人、研学基地、承办机构参加了此次培训。 兰考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潘刚岭 培训会上,兰考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潘刚岭重点介绍了兰考“焦桐树下的思政课”研学品牌,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大家能够明确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让“焦桐树下的思政课”走出兰考,走出开封,走出河南,面向全国。 兰考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王梓宇 兰考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王梓宇从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常见法律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学校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三个方面进行了研学活动的普法宣讲。 兰考县教体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王晓辉 兰考县教体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王晓辉介绍了兰考县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围绕研学实践开展的区域、时间的安排、开展形式、出行备案问题、服务与安全、费用问题等内容,讲解了兰考县教体局对研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 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 随后,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为大家讲授了《开封市研学旅行发展情况及政策解读》和《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各端口管理应用培训》课程,帮助参训学员全面了解开封市研学旅行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熟悉平台的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学会如何使用平台,规范开展研学活动。 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运用实操演练环节。参训人员在工作人员指导配合下,在线开展平台用户注册、研学活动申报备案、在线备案审批、平台信息处理、行程监管、研学活动测评等功能的实操演练,熟悉掌握平台操作流程。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深化了对开封市和兰考县研学旅行政策的理解,更全面掌握了平台的操作方法。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为兰考县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促进开封市研学实践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25-05-17 14:22:22

研学游不该成为新的“教育焦虑”

近几年,每到假期,研学游总是能引起多方讨论。有媒体曾做过一组调查报道,发现不少研学乱象。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去国外,好多研学团行程都很水,经常有孩子们“清一色坐在路边或草坪上玩手机游戏、刷视频”。这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研学游就是“割韭菜”“智商税”的感慨,甚至被批评为针对中等收入家庭的“教育焦虑”营销。 这几年,研学游成为教育领域的新风口。政策鼓励、家长追捧、机构扎堆,市场迅速膨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研学游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未来几年仍将高速增长。然而,在这场“研学热”中,教育的初衷正在被“异化”,研学不再是开阔眼界的实践,而是沦为另一种形式的“打卡式学习”。 研学游的本意是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习。但现实中,许多研学项目被塞进了过多的“教育任务”:参观故宫要写文化对比报告,去科技馆要完成实验记录,甚至农家乐体验也要写成劳动教育心得。有的家长吐槽,孩子春游回来,作业比平时还多。 这种过度设计的研学,反映的正是当下教育的通病:任何活动都必须“可量化、可考核、可展示”。研学不再是自主探索的过程,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作业生产线”。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真正的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节奏,而非用成人的标准去框定他们的体验。当研学变成“研习”,孩子们失去的不仅是游玩的快乐,更是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研学市场的另一重“异化”,还在于它的“阶层化”趋势。普通学校的研学可能是本地博物馆一日游,而高端私立学校的行程则可能是欧洲古堡艺术考察、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实践等。 这种差异背后,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家长对“教育投资”的内卷。研学不再仅仅是学习方式,更成为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当某些孩子的童年被包装成“国际视野”“精英素养”的展示品,而另一些孩子只能完成模板化的研学报告时,教育的公平性再次受到挑战。 研学游本该是教育的一种补充,而非课堂的延伸。芬兰的学校经常组织“森林日”,孩子们不需要写报告,而是在自然中自由探索;日本的修学旅行更注重集体生活和独立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点的考核。这些案例提醒我们,教育的价值有时恰恰在于那些“无用”的体验:一次漫无目的的观察,一场纯粹出于兴趣的讨论,甚至只是阳光下的一次发呆。 要改变研学的“异化”现状,需要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共同松绑。学校要减少形式化任务,让孩子真正沉浸于体验,而非疲于完成作业。家长和孩子之间要避免研学攀比,警惕其成为另一种教育军备竞赛。全社会也要给“无用之学”留出空间,允许孩子不带功利目的的学习和玩耍。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高效的学习机器”,而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有感受力、有好奇心的人。当研学不再是一场必须交卷的考试,而是一次自由的探索时,它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2025-05-16 18:41:18

让“课本游”成为“行走的课堂”

五一假期,在安徽黄山“猴子观海”景点,小学生吴同学带着二年级课本,展示《黄山奇石》一文。吴同学说,终于见识到课文里的风景了。 多年前被收录进小学语文教材的《黄山奇石》,曾是几代人的记忆。十几年过去了,许多人还记得小时候背诵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而吴同学带着课本游黄山,言称“见识到课文里的东西”,这无疑是“跟着课本去旅游”的一个生动实践。 “课本游”或“跟着课本去旅游”,是一种将书本知识与实地旅游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课本中描述的地点,让参与者亲身体验课本中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能够促进教育与旅游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跟着课本去旅游”近年来已经成为假日出游的一个“新玩法”,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带娃“跟着课本去旅游”。中小学课本中描绘的迷人场景,展现着祖国各地富有特色的文旅资源。如今,一段段课本中的文字,正成为学生脚下丈量的“现实”。 “课本游”等特色文旅产品也成为深受欢迎的亲子游产品。家长和孩子一起,跟着课本中的事件、景色选择出行地点,实地感受课本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不少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中的景点、历史名人故乡,假期里便成为“课本游”的热门文旅资源,这让学生受益匪浅,也让旅游成为“寓教于乐”的重要途径。 开发“课本游”具有诸多积极意义,既有利于孩子们巩固学科知识,放松身心,又有助于学生们跳出课堂,领略大千世界的美好。 “课本游”的最大特色是将多学科结合,以旅游为主题,将文化、历史、地理等串联起来。这种在游玩形式上进行创新,是旅游需求升级换代的生动体现。此外,课本游和亲子游相结合的特点,更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 总之,让“课本游”成为“行走的课堂”,可以使“知行合一”更有效,让假日旅游更有意义。(作者:刘天放)

2025-05-14 16:44:30

学生研学中受伤,各方如何担责?来看这两起案例

作为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近年来,沉浸式研学深受学生喜爱。 研学中不慎发生意外,各方如何担责?记者梳理两起案例,厘清这个法律问题。 【故事】 两年前,湘乡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11岁的小涵和10岁的洋洋共同参加某培训学校组织的军事夏令营活动,两人玩闹时,小涵不慎被圆珠笔戳伤右眼,经鉴定为十级伤残。小涵的监护人将洋洋和培训学校诉至法院索赔。 法院经审理认为,培训学校未尽有效保护和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洋洋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其法定监护人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小涵对自身损害亦具有一定过错,应自行承担一定责任。 法院依法判决培训学校担责五成,赔偿7万余元;洋洋及其监护人担责25%;剩余损失由小涵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行承担。 再来看一起外省法院最新判决的案例。 山东某研学公司与某小学达成口头合作协议,学校组织学生前往研学公司开展研学活动,每人缴费100元。研学途中,13岁的学生李某和赵某发生打闹,赵某左手受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赵某及其父母诉至山东省沂南县人民法院维权。 法院经审理认为,基于李某、赵某的年龄和智力水平,应知晓打闹可能引发的风险,故二人对损害后果存在相应过错,其监护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研学公司在提供有偿托管服务期间,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赵某受伤存在过错;学校作为活动组织者与带领者,未充分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也存在过错。 法院依法判决赵某担责三成,李某担责五成,研学公司和学校各担责一成。 【说“法”】 长沙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湖南联合创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刘研 上述两案是法院对“多元主体侵权责任”精细化划分的经典案例。强调教育机构的首要责任:专业机构需对活动安全负主要责任,不能因委托第三方而免责。合理界定监护人责任:监护人仅对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负责,活动现场管理责任由教育机构承担。鼓励未成年人风险自担:适当减轻教育机构责任,以平衡安全保障与活动开展的社会价值。 两案的判决均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责任划分体现了“过错与责任相当”的原则。教育机构、监护人及未成年人自身需在活动中各司其职,共同构建未成年人安全保障体系。侵权案件的处理,应进一步细化责任比例的量化标准,确保司法裁判的统一性与可预测性。(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金燕)

2025-05-09 18:53:33

劳动节必读!8首经典诗词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古人劳作生活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祝每一位奋斗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不平凡的“你”,节日快乐! 在诗词中,关于劳动的诗词很多很多。白居易的《观刈麦》,令人沉痛;汉乐府的《江南》,纯美无限;《诗经·七月》里,窥见先民劳作场景…… 古人是怎么劳动的?古人又有哪些劳作方式呢? 下面和大家分享8首经典劳动诗词,快来看看吧! 1.最让人安宁的劳动诗:帝力于我何有哉。 击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是来自远古的劳动诗,比《诗经》还早,大约流传于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 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劳动,一边吟唱出这首诗。 太阳出来,就出去劳作,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凿一眼井,就有水喝,辛勤耕田就有饭吃。这样的日子多么自在,皇帝我都不羡慕。 幸福何其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口井有水喝,有一块地有粮食种有饭吃,就足够了。 靠自己的的双手生活,连灵魂都是安宁的。 2.最全能的劳动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豳风·七月(节选) 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古人是怎么劳动的?读一读《诗经·七月》就知道了。 这是一首非常长的诗,总共八章,反映了周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 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 与其说是诗,更是一幅远古先民生活的风俗画。 春耕,秋天就有收获,年轻人,你只管平整土地,秋天时,自有收获。 3.最纯美的劳动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在古时,采莲可谓是最纯美的劳动了。 年轻的女孩子们,撑着小船,行进在碧绿的荷塘里,美丽的笑容掩映着清秀的荷花,自有一番美丽。 女子们采着莲,唱着歌,是那么快乐,就像鱼塘中的鱼儿,游来游去,那么快乐。 如果能在劳动中得到快乐,那么,劳动也就显得不那么累了。 4.最辛苦的劳动诗: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夏日里劳动,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 五月是收麦子的季节,壮丁们在田里劳动,妇女们带着孩子来送饭。 盛夏时节,土里都冒着热气,蒸着男子的脚,太阳照在背上,如火烧一般。 更悲伤的,有一个贫穷的老妇人,没有田地,只能在土里捡一些麦穗为生。 辛苦种地的人,反而吃不饱,而从未种过地的白居易,却一年不愁吃穿,想到此,他羞愧不已。 世界总是不公平的,谁都渴望一个公平的世界,对谁都好。 5.最令人欢欣的劳动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受不了官场的虚伪,毅然辞官,回家种地。 在南山下,陶渊明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豆子。早早起床来清理杂草,夜幕降临时,披着月光回家。 山间杂草丛生,回来时露水沾湿了衣裳。 衣裳沾湿无所谓,重要的是,只要我心里开心,顺我的意,我就开心。 物质的丰富固然重要,有时候,心灵的满足更加重要。 6.最经典的劳动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首最经典的劳动诗,入选小学课本,妇孺皆会背。 烈日炎炎,农民伯伯在田地里锄禾,汗水落在土里的禾苗上。 大家知道吗?碗中的米饭,每一粒都伴着农民的辛苦。 对劳动者最大的尊重,就是尊重他的劳动成果。 7.最让人欣慰的劳动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穷人的早当家,这一点,在农村最为普遍。 夏日,正是农忙时节,白天去田里从事田间劳动,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在农村,小孩子也没闲着,大人做大人的,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劳动,他们也在为家庭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一个主动劳动为家庭解忧的人,是最令人感动欣慰的。 8.最令人向往的劳动诗: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与其说这是劳动诗,不如说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景象。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坐在房前,说着私房话。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一家人在一起劳动,就算再苦,也是甜的,人烟烟火气,敢抚凡人心。

2025-04-30 19:37:16

成都市教育局等六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研学旅行管理

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在教育教学时间内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为进一步提升研学旅行工作水平,确保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安全性、公益性和自愿性。日前,成都市教育局联合公安、交通运输、文旅、卫健、市场监管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七项强化”“六个不得”,一起来看。 七项强化: 强化活动流程报备 各中小学要按照《成都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指南》的相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属教育部门报备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安全应急预案等内容。 强化过程组织管理 研学旅行活动应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原则,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或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承办机构情况、出行线路、费用收支、学习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信息。对不参与活动的学生,学校要安排专人妥善安排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强化收费规范管理 学校组织研学活动应坚持公益性原则,要合理测算研学旅行的费用开支预算及明细(包括食宿、交通、门票、保险、课程服务、教学耗材等)并告知家长。 强化研学市场监管 文旅部门要积极推动文旅资源转化为研学资源,持续开发特色研学线路,协调落实景区优惠政策。教育部门联合对本地旅行社、社会机构、研学基地等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建设、推广一批优质承办机构,实现部门信息共享。教育、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加强对研学旅行承办机构的监督管理,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查处在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交通安全管理 交通运输部门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承运车辆的安全检查以及从业人员培训。教育部门督促指导学校选择合规的客运企业提供服务,学校要严格对交通承运企业运营资质的审核把关。公安部门加强研学活动承运车辆交通秩序管理。 强化餐饮安全管理 教育部门会同当地市场监管等部门逐步建立研学旅行就餐信息通报机制。市场监管部门按职能职责加强研学旅行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大对无证经营、经营过期食品、售卖腐败变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学校选择具备合法经营主体资质和具有相应接待能力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并参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相关标准落实研学活动餐饮保障。 强化卫生防病管理 卫健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基地及其住宿场所公共卫生的监督检查,加强传染病防控监督,指导学校做好研学旅行活动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学校做好师生健康状况监测,对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传染病相关症状的师生,暂停参加研学活动。学校应当选择营业执照、消防安全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住宿场所。 六个“不得”: 不得在条件不具备、方案不成熟、安全无保障的情况下开展任何形式的研学旅行活动。 不得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情况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依据或标准,不得与学生升学、毕业挂钩。 不得组织学生到缺乏教育意义、单纯游玩场所和游乐场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不得以研学名义变相开展学科或非学科培训以及军训。 不得搞奢华行、豪华行,严禁借研学活动之名违规乱收费。 不得包含隐性消费项目,不得将原本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场所变相进行收费。 不得租用未取得客运经营许可、未持有有效道路运输证、未签订包车合同的车辆。

2025-04-24 18:50:41

关于举办2025年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创新与实践论坛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全面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助力各地推进“教联体”建设,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等工作部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将于2025年5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2025年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创新与实践论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 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 二、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 三、时间、地点 (一)时间:2025年5月14-16日,会期3天,14日全天报到。 (二)地点:山东省济南阳光壹佰美爵酒店(开票单位:济南阳光壹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美爵大酒店) 四、参会对象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的相关人员;各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院校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负责人、班主任、德育教师等; (二)各地妇联系统负责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的相关人员;社区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三)其它部门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的相关人员;家庭教育专业机构相关人员等; (四)各地从事青少年教育培训工作和各类白名单竞赛项目的团体和个人,承接青少年研学游学集训特训业务的团体机构负责人,从事教育文化传播相关工作的播主和公司,以及各类青少年教育/生活服务相关产业的社会资源团体。 五、论坛主要内容 论坛形式:主论坛+分论坛+平行论坛+成果展示 (一)主论坛:2025年中小学“教联体”建设创新与实践论坛,论坛主要内容: 1.中小学“教联体”建设政策解读 2.中小学“教联体”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3.中小学“教联体”建设思路与路径 4.中小学“教联体”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二)分论坛 1.学校如何在“教联体”建设中发挥圆心作用 2.“教联体”建设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人工智能赋能“教联体”建设 4.家校社资源整合与教育生态构建 (三)成果展示 为展示协同育人阶段性成果,论坛特设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数智化展区,供各地学校、机构展示家校社协同育人科研成果,以及相关单位展示数智化教育解决方案等。 六、会议费用 (一)参会者收取会务费980元/人;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会员收取会务费680元/人。会务费统一缴纳至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开具正式发票。汇款缴费时请备注“单位+姓名”,汇款账户信息如下: 开户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账 号:9558 8502 0000 0823 398 (二)会议期间,食宿统一安排在山东省济南阳光壹佰美爵酒店,食宿费报到时交到酒店前台。食宿费、差旅费自理,由派出单位负担,凭发票回单位报销。 七、会议论文 参会人员请于4月20日前将论文(内容与论坛主题相对应,题目自拟,字数在2000-3000字)提交至会务邮箱。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可作为发言嘉宾参加论坛,邮箱:jiaxiaoxietong@126.com。 八、其他事项 (一)参会报名通知下发即日起至5月10日可在线报名。通过扫描论坛报名二维码,在线填写报名表。 (二)联系方式 陈老师 18500670029(微信同号) 黄老师 18500675511(微信同号) (三)报到地点 山东省济南阳光壹佰美爵酒店,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阳光新路33号,电话:0531-66898877。 (四)乘车路线 ●济南西站—酒店:距离约12公里。学员可在济南西站公交枢纽站乘坐K157/K228路公交车,在卧龙路阳光新路站下车,步行约600米到达酒店。 ●济南站—酒店:距离约5公里。学员可在天桥南站乘坐K92路公交车在阳光新路刘长山路下车,步行约100米到达酒店。 ●济南东站—酒店:距离约27公里。学员可在济南东站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在八涧堡站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八里桥地铁站B口出站,在济齐路张庄路换乘B120路公交车,在阳光新路刘长山路下车,步行约100米到达酒店。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酒店:距离约40公里。学员可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机场南站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在八涧堡站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八里桥地铁站B口出站,在济齐路张庄路换乘B120路公交车,在阳光新路刘长山路下车,步行约100米到达酒店。

2025-04-22 19:02:58

春假如何“放”到心坎上?

今年,北京、杭州、湖北、广东等地部分中小学将春假写入校历,让更多的学生有时间接触自然,与春天来个“约会”。目前,春假仍是部分地区的“季节限定”。春假到底如何安排?“春假休好”背后藏着哪些难题?中国教育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现状 有双向奔赴,也有“有心无力” “今年春假3天和‘五一’假期绑定,可以继续带着孩子跟着课本去旅行!”浙江省杭州市学生家长王晓燕口中的春假,已经在杭州推行21年,不少家庭利用春假亲近自然、外出研学。 “实施春假不仅是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休息调整,更多是希望孩子们走出课堂,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孔永国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除杭州外,全国目前有10个省市的部分学校试点春假制度。在时间安排上,除了将春假和清明、“五一”等法定假期“凑整”连放外,有些地方探索结合传统节日、地方风俗、气候特点设置放假时段,多为2至3天。 明媚春光中,有的学生和家长满怀期待、奔赴约定,但也有部分家长感到“有心无力”。河南省原阳县小学教师郭莹坦言,部分家庭缺少合理安排假期的能力,如果增加春假,一些学生可能扎堆去上兴趣班,或待在家玩手机。在浙江省的政务平台上,也有家长留言:“孩子放假在家,父母在上班,安全问题谁来确保?” 探索 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记者梳理政策发现,近年来,相关部门先后出台意见,明确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20年,教育部在答复相关建议时指出,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 “春假源于20世纪的农事传统。”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渠长根表示,春假不仅保留了体会节气、历法、农业生产等传统文化的意蕴,也有增进亲情友情、促进家庭建设、赋予学生自由的意义。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春假有助于解决学生社会性发展存在缺陷、社会活动合作能力过低等问题。在假期安排上,要以健全学生成长发展为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把放假的“决策权”交给学校和家庭,避免搞“一刀切”。 在先行试点春假的地区,“一校一策”的做法,既让学生休息好,也为学生成长提供支点。杭州引导学校利用春假组织学生开展春游、运动会,也有学校结合劳动、法治教育等主题制作实践菜单。作为红茶产区,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部分学校组织学生寻春采茶,认识乡情。 “家长要适度‘后退’,给孩子安排春假的自主权。”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师阮琳燕认为,要避免陷入“假期充实陷阱”,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变成“另一种任务”,适当留白,才能滋养青少年发展内源性动机。 建议 多方协作,放好春假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提出在全国设立“春秋假”的建议,呼吁各地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确保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家长能在放假期间陪伴孩子。 “对于家长确实无法陪伴的学生,我们将提供春假托管服务。”杭州市临平区第一小学党委书记龚国建表示,根据杭州市完善春假实施的相关要求,教师们精心设计阅读、手工、体育等活动,让学生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假期。据了解,除学校自主组织托管服务,杭州市也有部分城区结合实际,以学校划片组团或通过少年宫开展托管服务。 春假要“落地”,不仅仅是保障家校“陪伴权”。在储朝晖看来,要通过春假实现学生社会性发展,除了完善教育评价、转变家长理念,关键在于增加全社会对中小学生自主参与社会活动的“接受度”,以各自适合的方式接纳学生自主参与相关活动。 在具体实施层面,渠长根认为,放好春假可以借鉴“大思政课”建设思路,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拓宽工作格局,例如,统筹文博展陈机构、科教平台等,让学生在社会探究中沉浸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国教育报见习记者 武怡晗)

2025-04-19 18:34:49

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银发族爱上研学游

喀什古城、贵州百里杜鹃花海、桂林山水、丽江古城……翻看起手机相册,一张张旅行时的照片记录着王小英(化名)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去的地方越多,越想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王小英的想法或许不是个例,如今,不少银发族也加入研学游,享受“学与玩”双重乐趣。 从“走马观花”到“学习体验” 研学游不再是“学生专属” 不同于以往的“走马观花”之旅,前段时间,王小英参加了“景德镇五天四夜老年人研学旅行”。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天行程,我们去了古窑民俗博览区,上手体验陶瓷制作全流程,像是踩泥、拉胚,还有利胚、晒胚、手绘、添釉等工序。”看着一团泥巴在手中慢慢成型,王小英一步步揭开陶瓷诞生的神秘面纱,“这不仅有趣,也让我们对陶瓷文化有更深切的体会”。 与王小英有相似经历与想法的,还有家住烟台的姚桂荣,“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扬州的研学旅行,近距离观看到国家级大师制作扬州炒饭。品尝到美味同时,我也感受到淮扬菜的文化魅力”。 近段时间来,研学“大军”中出现不少像王小英、姚桂荣这样银发一族的身影,旅游市场上,“老年研学”产品应运而生。从探寻历史遗迹到体验现代科技,从欣赏自然风光到领略民俗文化……老年研学游方式层出不穷。 “从公司情况来看,银发研学的需求能占到银发旅游整体的20%-30%。”烟台妇女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孙晓颖介绍,“我们围绕银发群体的兴趣、需求设计了包含美食文化、歌舞文化、茶文化等研学产品,如云南普洱、福建武夷岩茶、青岛崂山绿茶等茶文化研学线路。” “相比于以游览为主的旅行团,我们会在银发研学线路中加入摄影、剪辑课程,或者开设地理、历史知识课堂等,让游客边玩边学,甚至说能收获一项技能。”山东康辉旅行销售中心工作人员吴女士说。 满足精神、社交需求 也进一步推动旅游产品升级 银发族为何爱上研学游? “相比于单纯的游览,一趟旅行下来如果能学到东西,我觉得很有体验感、获得感。”退休后,尽管有了不少空闲时间,姚桂荣总觉着时间不够用,学的东西不够多,“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还是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淘汰。活到老学到老,让我很有成就感”。 王小英则更看重研学游较强的“社交属性”,“像是同一个研学团,大家基本都兴趣相同、年龄相近,旅途中,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旅行体验,一趟旅行下来就能结交不少朋友”。 “当下旅游市场正向‘深度游’转变,消费者渴望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追寻旅行背后的故事与内涵。”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副教授孙竞认为,研学游比较注重知识和内容属性,通常围绕传统文化、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主题展开,“对于银发群体来说,能够在旅行中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学习知识、技能的需求”。 银发研学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也进一步推动旅游产品升级。 吴女士介绍,去年4月份,康辉旅游集团山东国际旅行社开始“试水”老年研学板块,“到目前看,产品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今年我们将会拓展对老年研学产品的设计,从去年主打的省内一日游、两日游,向更远的目的地、线路拓展”。 “我们在设计今年的银发旅游产品时,就引入研学的元素。像是我们4月初发车的四川‘游学养’银发旅游专列,主打‘火车上的老年课堂’这一概念。”山东中铁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玫介绍,四川“游学养”银发旅游专列将旅途沿线的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等,通过专业课程讲解让银发游客学习、了解,“这样一来,在后续的参观中,游客们会对景点有更好体验和感受”。 正从小众走向主流 专家:服务要更细致周到 银发研学游“崭露头角”,背后或许得益于银发旅游市场的强势增长。 根据全国老龄委统计,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老年旅游正在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业内不少观点认为,“有钱有闲有文化的老年人”或正成为旅游市场未来争夺的潜力消费群体。 爱刷短视频、爱旅游、爱追星看演唱会、会摄影、会网购……不同于以往人们对银发群体崇尚节俭、精打细算的固有印象,银发经济或许正在掀起新的消费风尚。“‘便宜’可能已经不再是银发群体消费时的首选,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向品质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孙竞说。 以往提起老年跟团游,或许都跟走马观花、低价陷阱、强制购物等标签联系在一起,“其实从很早开始,针对老年人的跟团产品就已经在做改变,那些明显的低价低质团产品,已经不受老年人欢迎。”华程国旅集团高级副总裁、欧洲事业部负责人任霞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来自携程的数据也印证这一点,2024年银发族在线旅游消费中,提升旅行体验的定制游订单占比进一步逼近跟团游,两者差距从2023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至7个百分点。 “老年研学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出现,也启发我们要更深度地挖掘产品,将产品进行受众细分,提升产品的丰富度。”孙晓颖介绍,老年人的旅行节奏要更舒缓,旅行社应在健康保障、住宿交通等方面为老年人推出定制化产品,提升产品的体验度。 在孙竞看来,想要做好银发旅游,安全、体验和服务这三个方面的考量要更为细致周到。例如,产品设计应贴合银发群体偏好,放慢行程节奏。安全保障方面,要选择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随团配备医护人员。服务细节同样不容忽视,除了照顾游客起居、饮食,也要强化社交互动,“可以在旅途中组织晚会、文化沙龙等,增进老人间交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 于洋 实习生 陆明月)

2025-04-17 15:43:53

学生研学期间受伤,各方责任如何划分?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然而,若学生在研学活动中意外受伤,责任该如何认定?损失应由谁承担? 案情简介: 2023年5月,某小学组织四年级学生开展春季研学活动,通过家委会与具备资质的研学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约定由研学机构提供住宿、活动等服务并收取费用。活动期间,10岁学生小明在宿舍与同学嬉戏时不慎从上铺摔落致头部受伤,值勤教官仅进行简单检查后让其回宿舍休息,未及时送医。 次日送医诊断显示,小明因闭合性颅脑损伤接受重症手术治疗,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研学机构垫付了前期医疗费用,但双方就后续赔偿未能达成一致,家长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16万余元。 经审理,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对教育机构管理责任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过失相抵原则的规定,判决研学机构承担70%的赔偿责任,判决后各方当事人均服判。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学习期间受到损害,未尽管理职责的机构需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学校选择经教育部门审核、公示的研学旅游线路,并与研学基地签订明确的安全责任协议,无直接管理过失的情形,故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小明在研学机构参加研学活动并入住基地学生宿舍期间,研学机构未配备专业医疗人员,仅指示教官观察受伤学生状况,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存在管理疏漏,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研学期间,小明已年满10周岁,应当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其自身嬉戏的行为存在过错,亦应自担部分责任。 目前正值学校研学高峰期,研学机构和活动基地等应健全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配齐配足安全保障人员,加强应急医疗及安全处置培训,切实保障学生研学期间安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梁为标供稿)

2025-04-12 19:08:00

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培训会在通许县召开

4月8日,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培训会在通许县第三实验学校召开,旨在推进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开封市教育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杨青、通许县教体局教育股股长朱志刚、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出席培训会,通许县中心校业务校长、相关中小学校的业务领导及管理员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通许县教体局教育股股长朱志刚讲话,并对参训人员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开封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研学实践管理办法》的政策要求;第二,熟练掌握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在线备案申报操作流程,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确保培训实效。 理论培训环节,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迟强进行了专题授课。他首先系统讲解了《开封市研学旅行发展情况及政策》,深入分析了当前开封市研学旅行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随后详细讲解了《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各端口管理应用》,全面介绍了平台的建设背景、功能模块及操作规范,使参训人员对平台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平台运用实操环节,参训人员在工作人员指导配合下,在线开展平台用户注册、研学活动申报备案、在线备案审批、平台信息处理、行程监管、研学活动测评等功能的实操演练,熟悉掌握平台操作流程。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深化了对研学旅行政策的理解,更全面掌握了平台的操作技能。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为通许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04-10 16:32:16

宜昌市教育局发布研学旅行“四严”新规

近日 宜昌市教育局发布 研学旅行“四严”新规 进一步加强全市研学旅行规范管理 严禁“高价”研学、 “游而不学”等现象发生   严明活动规范 坚持安全、公益、自愿原则,严格按规范程序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审批。原则上每学年研学旅行累计时间小学四至六年级4至5天,初中七、八年级5至6天,高中一、二年级5至7天。严禁学校利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组织研学活动,严禁前往非教育部门认定的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旅行住宿原则上安排在各地教育部门认定的研学营地。全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均纳入宜昌市研学实践综合管理系统(简称平台)进行管理。 严格审批程序 全市研学旅行活动备案审批实行统一平台管理、分级审批负责原则。重点审核行程安排、费用预算、安全预案等。其中,小学出市、初中及高中出省研学旅行活动,其方案应报属地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报市教育局备案审核。 严守安全底线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认真落实研学旅行行政主管部门、中小学校、研学旅行社、研学基(营)地等“四方”安全责任,确保研学旅行活动场地及设施设备安全、学生交通食宿安全、活动组织管理安全等。严禁使用超龄或未年检车辆,出省研学应选用动车/高铁等公共交通,并按要求购买研学专项保险。 严查违规行为 严禁未经批准擅自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或者随意变更研学旅行时间、路线、地点、规模及收费标准等;严禁将研学业务转包、租借给其他旅行社或者分包给无相应研学资质旅行社;严禁以组织研学旅行为由变相组织旅游;严禁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从中谋取任何利益等。市教育局将建立违规典型案例通报制度,适时通报全市研学旅行活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通报结果将作为研学基地(营地)、旅行社评审复核的重要依据。

2025-04-03 11:46:09